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当前关注:高烧40℃,4天不退………多地报告病例

2023-05-15 11:50:41   来源:江苏新闻  

“医生,我高烧不退4天了。”

近日在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

(浙大一院北仑分院)急诊诊室里,


【资料图】

吴先生紧张地询问医生。

此前一周,

吴先生就已经因为高烧不退就医,

但这并不像是普通感冒的症状,

反复高热和阵发性连续咳嗽,

常规的退烧药、抗生素都不起作用,

胸部CT检查提示为“右肺下叶炎症”。

因为病情复杂,

急诊科紧急请求呼吸内科医生会诊。

吴先生当天被呼吸内科病区收治入院。呼吸内科王中原副主任医师在查看患者各项检查报告时,敏锐地捕捉到了一条线索——患者的妻子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,了解到吴先生家里养了只鹦鹉,王中原医师推断吴先生极有可能感染了“鹦鹉热”。进一步的检测确诊吴先生感染了“鹦鹉热”。

“养个鹦鹉,还会得病?”吴先生困惑不解。王中原医师解释道,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,主要在鹦鹉、鸽子、鸡、鸭等鸟禽类之间感染和传播,带菌动物会将病菌传染给人,吴先生很可能是在日常清洁鸟笼、清理鸟粪、投喂饲料或抚摸爱鸟时受感染了。

高热寒战是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,高烧可达39-40℃。多数患者在发病后第3-6天开始咳嗽,以干咳为主,肺炎发生率高达85%-90%。”王中原医师指出,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多发生于每年10月份至次年2月份,潜伏期一般为5-21天,最短可3天,最长可达45天

据介绍,吴先生的症状还算轻,部分感染鹦鹉热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,严重的患者甚至会疼痛到不能站立。其他肺外表现还会出现横纹肌溶解、腹泻、心肌酶改变和肝功能异常等。在明确病症后,呼吸内科医护团队对症用药,吴先生的高热咳嗽得到了有效控制。经历了近半个月的住院治疗后,目前已顺利康复出院。

此前,江苏常州、南通市也已有多例鹦鹉热病例报告,咳嗽、发热、肺部感染,这些症状与新冠、流感极为相似。结合近期有过活禽以及鸟类粪便接触史,通过病原体检测后,发现元凶是鹦鹉热衣原体!

常州钱大爷疑因与鸽子亲密接触,结果高烧不退,并出现呼吸衰竭症状。经过详细检测,钱大爷是被鹦鹉热衣原体病菌“侵袭”了。

什么是鹦鹉热?

又称鸟热、鸟疫,最初发现跟饲养鹦鹉有关,故名“鹦鹉热”。主要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所引起,会在鸟、禽类之间传播和感染,体质稍差的市民接触带菌动物后,也会被感染。

鹦鹉热传染源有哪些?

包括带菌或发病的鸟类或家禽、含菌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所污染的环境、羽毛及尘埃,饲养的外观健康但却排菌的鹦鹉、金丝雀等鸟类等。

海鸥、鸽子、金丝雀、相思鸟、红雀、苍鹭、鸡、鸭等190余种鸟类和家禽可传播此病。

传播途径有哪些方式?

经呼吸道传播:吸入含有鹦鹉热衣原体的尘埃或气溶胶而引发感染;

经皮肤、黏膜或消化道传播:接触带菌的分泌物、排泄物引起感染;

人与人之间传播虽有报道,但较为罕见。

潜伏期多久?

鹦鹉热衣原体浸入人体后,潜伏期7-15天,短者3天,最长者达45天。

哪些人群容易感染鹦鹉热?

人体对鹦鹉热衣原体普遍易感;

从青少年直至老年人都有病例报道,年龄在30~60岁间较多;

多发于与家禽和鸟类集市的经常接触者,或有关的职业人群;

人群普遍易感,感染后不一定产生免疫力,复发常见疫苗接种效果仍不理想,故对易感的健康人群尚少有效的防护手段。

鹦鹉热病例有哪些临床表现?

起病急,突然高热可达39~40℃,可伴有恶寒战栗;

多数患者都有呼吸道症状,咳嗽多发生在第3~6病日,以干咳为主,肺炎及发生率高达85%~90%;

有剧烈而弥漫性的头痛,可持续7~10天;

肌痛、咽痛及胸痛等,肌痛累及全身,尤其是躯干和四肢,严重时甚至难以独立;

部分病例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;

偶尔有鼻出血或斑疹;

部分严重者很快发展为重症肺炎、心内膜炎、脑炎,危及生命。

如何有效预防鹦鹉热措施?

养鸟爱好者要注意保持养鸟环境卫生,每日清洗鸟笼,在清洁粪便时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,提倡应用“湿式作业”,清理前用水或消毒液湿润表面,以免致病微生物扩散到空气中,被吸入人体而感染;

接触禽鸟或可能沾染其分泌排泄物的物品后,需用流水、肥皂彻底洗手;

发现禽鸟有可疑症状,请及时带它隔离与治疗;

从事禽类售卖、宰杀等工作时应正确佩戴口罩,搞好环境卫生,避免接触感染;

购买活禽时要保持距离,食用禽类时要彻底煮熟。若发现禽类出现鹦鹉热症状应立即隔离,并及时处理病禽。

专家提醒

若接触禽类后出现相应症状,应立即就医,并告知医生接触史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www.caikuang.meiriwang.net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
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