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全球看热讯:两代守岛兵 拳拳家国情

2023-04-30 09:54:42   来源:解放军报  

听过大海的歌声,才懂“坚守”这首歌

“蓝蓝的海水,绿绿的岛,那是镶嵌在黄海的一颗玛瑙……”邵梦哲边唱边哭,和老兵们一一相拥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那天,邵梦哲和战友一起在长门岩岛码头送别退伍老兵。在这座小码头上,伴随着海浪的节拍,战士们轻轻哼唱起连歌《长门岩战士之歌》。

码头,是老兵泪别军营的地方,也是新兵梦想开始的地方。2016年,邵梦哲就是从这里踏上了长门岩岛,成为一名海防军人。

想象中,海岛是快乐的度假天堂。阳光、沙滩、贝壳、海鸥、落日,守岛生活时常与“惬意”二字联系在一起。直到后来,邵梦哲来到长门岩岛,看到海岛的另一副模样。

伴着咆哮的海风,岛上四季海浪飞卷。夏天烈日炎炎,冬天阴冷潮湿。随时可能到来的台风、寒潮,让这里时常成为一座“孤岛”。

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严苛,遇上青春会擦出怎样的“火花”?

邵梦哲刚上岛那年,营区正在重建,运物资的车出了故障,加之海上无法通航,官兵只能扛着沙袋往山腰运送。

那些日子,邵梦哲肩膀的皮被磨掉、长出了厚茧。阳光炙烤下,他心里的委屈不知向谁诉说。一次,他和班长站岗执勤,一块巨石从山顶掉落,险些砸中岗哨。下午,连长带人上山,对松动的山体进行加固。

邵梦哲和战友一干就是半个月。“曾在连长鼓励下,决心以岛为家,可不知为何,如今没了冲劲儿。”经过守岛生活的磨砺,邵梦哲重新定义了“梦想”的坐标,他觉得,有些目标,不需要太远、太高。

邵梦哲的父亲邵安永,也曾是一名海防军人。退伍回到家中,他经常给年幼的小梦哲讲自己守岛的故事,那时候,邵梦哲就知道,那座岛在父亲心中分量很重。

当兵来到长门岩,在这座面积仅0.16平方公里的海岛上,有句话在官兵中流传已久:“使命如磐石,守岛志更坚。”

这句话,邵梦哲总觉得似曾相识。

他隐约想起小时候,休假回家的父亲曾经提起这句话。直到有一天,再次听到连长抑扬顿挫地说起这句话,邵梦哲才恍然大悟,原来父亲当年守的岛,就是长门岩岛。

后来的交流中,邵梦哲渐渐懂得了父亲的苦心:“过去纪律有要求,我对你们说自己守卫的是一个无名小岛。后来你参军入伍,就决定索性瞒到底,如果有一天你也去守岛,我希望你能毫不犹豫做出选择……”

18岁生日那天,邵梦哲与父亲通了一个电话,他终于可以坚定地告诉父亲:驻守长门岩岛,是自己无悔的选择。

今天,无论在城市任何一个角落,新鲜的生日蛋糕都能快递到寿星手中。驻守长门岩岛,官兵生日吃上蛋糕,却是一件“可遇不可求”的事情。

邵梦哲想不到,他在岛上过的第一个生日,生日蛋糕竟然能“跨越山海”飞到自己面前。从城市到海港,再从海港乘船,抵达海岛码头……班长韩二超精心挑选的蛋糕,带着老兵对新兵的关爱,飞来了。

韩二超的想法简单:“只想给这个重燃斗志的新兵一份惊喜和鼓励。”那天的生日歌,至今还在邵梦哲的耳边回响。闪烁的烛光中,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。

第一次下岛回到城市,眼前的霓虹与喧嚣,让邵梦哲觉得熟悉又陌生。从海边启程,颠簸数日回到家乡,陪伴父母度过数日温馨时光,邵梦哲的心还守在岛上——结束休假,他辞别父母、告别亲友,赶回长门岩岛。

“我想念岛上的风浪,想念岛上的歌声,更想念我的战友。”邵梦哲与父母告别时这样说。那天,他拎着行李来到车站,坚持没让父母送行。他说,马不停蹄地回到守护的岛,是军人的使命。

不同地理坐标上,回响着同一曲旋律

上岛多年,邵梦哲的心里渐渐有了两个“家”。家乡和海岛,两个不同的地理坐标上,却因为同一曲旋律,被记录在同一条时间轴上。

这两个“家”,同样也是父亲邵安永生命中最重要的坐标。

2003年,邵安永守岛6年后,告别了海岛。那时候,岛上刚建起楼房,生活条件十分艰苦。

《长门岩战士之歌》是2009年创作的,那一年,邵安永已经离岛6年。而在7年之后的冬天,邵梦哲也踏上父亲当年走过的从军路。

2016年,邵梦哲新兵下连,来到距离旅队最远、环境艰苦的长门岩岛。一周后,在与父亲的通话中,他第一次唱起了连歌。这首歌,成为联系父子二人情怀的纽带。

每次给父亲打电话,邵梦哲都会通过视频,让父亲看看今日的长门岩岛。邵安永眼中,这座岛也是他青年时放飞梦想的地方。他把连歌设为手机铃声,大海设为屏幕背景,留下一份对海岛的不舍。

也是这首歌,让父子俩有了更多的话题。每次探亲回乡,邵梦哲会给父亲带回一份“来自长门岩岛的礼物”,一片树叶、一块岛石、一枚贝壳……他知道,在父亲眼中,这些记忆弥足珍贵。

“儿子教父亲唱歌,老兵给新兵讲故事。”2017年,邵梦哲在年终各项考核中表现优异,他把好消息告诉父亲,父亲高兴得召集家人举行了一次“会餐”。

翌年,邵安永终于回了一次长门岩岛。父子二人在岛上散步,父亲讲述着自己守岛的故事,儿子描绘着小岛今日的变迁。在同一条时间轴上,这对父子兵对海岛的情谊,将两代守岛人的心紧紧相连。

家中一本影集上,青年时期的父亲朝气蓬勃。

如今邵梦哲翻看手机相册,镜头中的自己,似乎越来越像青年时的父亲。

走父亲走过的路,守父亲守过的岛,邵梦哲慢慢懂得,这就是成长。“父亲的青春,也是我的青春。”一种自豪感渐渐充满了邵梦哲的内心。

一次,邵安永发来一张“地图石”老照片。他告诉儿子,这是一次偶然机会,他和战友找到的一块特殊岛石,石头的模样神似中国地图的形状。邵梦哲的眼睛不由得一亮,这不正是连部荣誉室里摆放的那块“地图石”吗?

仿佛有一条时空隧道,两代人守岛的记忆,重合在一起——如今,这块石头已成为守岛精神的象征,每年新兵上岛,他们都在这里许下青春誓言。

周末,邵梦哲来到荣誉室,看一眼那块“地图石”,拨通了父亲的电话,耳边响起的,是连歌的旋律:“蓝蓝的海水,绿绿的岛,我们守卫的海防前哨……”

站在不同的地理坐标,父子俩眺望的远方,都是“家”的方向。

品读这首歌,读懂这个时代

清晨醒来,窗外就是一片海。在邵梦哲心里,这种坚守的生活,有点微苦,但更多的是甜。邵梦哲称之为“微幸福”。

长门岩岛上,生长着几百株百岁耐冬树,它们默默地陪伴着岛上的官兵。当耐冬花的种子掉落下来,战友们就会收集一些装到玻璃瓶里,再许下一个心愿。

邵梦哲说,他的“小梦想”是今年立个功回家;“大梦想”是一直在这座岛上守下去,完成父亲当年未了的心愿。

这种玻璃瓶子,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“许愿瓶”。一个心愿,代表一个目标,战士的心愿和目标连在一起,汇成了连队守岛爱岛的精神密码。

几年前,邵梦哲的弟弟邵梦水,考上大学后也去当了兵,并被分配到高原部队。两个儿子一个“上山”,一个“下海”,父亲得知这一消息后,心里既荣耀又心疼。

父亲的“纠结”,在不经意的通话中,被邵梦哲“探”了个究竟。懂事的他告诉父亲,兄弟俩都能穿上军装,挺立在祖国边海防线上,是一家人的荣耀。

河南商丘,邵梦哲老家的大门上,悬挂的“光荣之家”牌匾格外耀眼,“父子接力守岛,兄弟携手戍边”——邻里乡亲无不对他们交口称赞。

邵梦哲的祖父,也是一位退伍军人。2021年,老人生病住院,为了不影响守防的两个孙儿,他要求全家人守口如瓶。直到老人离世,邵安永才将老人走了的消息,告诉两个儿子。

“坚守阵地如铜钉,把平安向祖国报告。”《长门岩战士之歌》中的这句歌词,是邵安永作为父亲、作为老兵,对儿子们的期望。

“我们周末会在码头旁的海沟里放个笼子,一天能抓不少鱼虾。赶上风浪大,补给船靠不了岸,它们就是天然补给……”

如今,每个星期天一大早,邵梦哲都会和父亲通电话,给父亲讲的守岛故事,大都是活泼、有趣的内容。守岛的孤寂和艰苦,他不想再提,以免父亲放心不下。

2016年,中专毕业的邵梦哲入伍从军。来到长门岩岛,他没有放弃学习,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。“我在海岛上大学”,成为海岛上的一段佳话。邵梦哲勉励自己:“人要有梦想,不管到了哪里都要努力学习,让自己变成对国家、对部队有用的人。”

那年,邵梦哲担任班长时,班里分来一名大学生士兵李宗涛。刚上岛,李宗涛对岛上的事物很新奇,做啥事都很积极;不到一个月,这个城市来的小伙子就蔫了,一副懒洋洋的状态。

作为班长,邵梦哲时不时和李宗涛交流。他发现小伙子喜欢足球,就和连长建议,开展一场“海岛足球赛”。那次比赛,李宗涛成了连队的“球星”,找到了久违的自信,邵梦哲鼓励他:“凡事像踢足球这样用心,就没有赢不了的人生球赛。”

2020年岛上接通了国家电网,有了长明电;互联网也紧接着接入海岛。孤岛有了联通外面世界的桥梁,官兵的守岛生活大变样。

李宗涛教会了邵梦哲网上购物、微信聊天,也教会了他使用软件读书、看报、看电影,这个被海洋包围的小岛,搭乘上新时代“信息快车”。

那一年,邵梦哲的“春天”姗姗来迟。经人介绍,他认识了一位姑娘,幸福的阳光,照亮了守岛老兵的内心。有了“信息快车”的加持,他的“丘比特之箭”不时漂洋过海,一下子就把姑娘的心射中了。

如今邵梦哲的“海岛热线”,多了一个亲情号码——每天给女朋友打视频电话,成了他的习惯。

面朝大海,怀抱吉他,弹唱一首《长门岩战士之歌》:“战士把爱,写进海岛。战士把忠诚,注入云霄……”熟悉的旋律再一次响起。歌声中,邵梦哲面对涛走云飞思念着父母,也在思念中许下铿锵誓言:“只要允许,我将在这里一直守下去、走下去。”

(责编:黄子娟、王欲然)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www.caikuang.meiriwang.net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
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